返回

三国最强毒士,曹操求我别杀了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四十七章 刘备敢领徐州,就将他碎尸万段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其实,曹操下令暂缓时日,又何尝不是给自己留一个扣子?

    他要用这空闲的时间决定出,到底是打还是不打好。

    那边戏志才还在忙着安抚主战派的情绪:

    “诸位仔细想想,下邳与彭城的情况不同。”

    “下邳有陶谦亲自坐守,城池守军必然士气高涨。”

    “何况众人是背水一战,与门阀世家沆瀣一气,哀兵必胜,打起来将会是一场硬仗。”

    曹操见众人的情绪安抚的差不多了,又看向一旁的荀攸,佯作主战的样子问道:

    “公达,你觉得十日之后进兵是否妥当?”

    荀攸明白曹操的话外意,他是要自己和戏志才唱双簧。

    戏志才负责安抚情绪,现在差不多了,该轮到自己讲出大军真正需要面临的问题所在了。

    “诶,在下以为下邳不是取之不易的问题,而是该不该取的问题。”

    啊……

    此言一出,曹仁、夏侯渊等将纷纷一怔。

    什么玩意儿?

    刚刚不是还在讨论下邳城好不好打么?

    怎么话题突然就转到该不该打的问题上了?

    曹操佯作不解,道:“公达此话何意啊?”

    荀彧面色肃穆,一本正经地说道:

    “下邳城与淮南的袁术地盘紧紧相连,若我们夺下徐州,主公当然是勒兵回去灭掉吕布这个隐患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徐州刚打下来,政局不稳,袁术会不会在这时候趁虚而入呢?”

    “而徐州军民在这时候又是否会心向曹公,殊死抵抗呢?”

    “等到那个时候,咱们是否又要大动干戈,再次出兵讨伐徐州呢?”

    一连三个问题,把曹仁等将说的一愣一愣的。

    曹操面色反倒是舒缓了许多,他正是考虑到这个问题,才将荀攸他们召来“演戏”。

    毕竟将士们再拿下彭城之后一个个战意高昂,直接泼他们一盆冷水大是不妥。

    曹操轻呼口气,看向荀攸的眼神也多了几分赞赏。

    “诸位现在都听明白了吧?”

    曹操目光逡巡一圈,大声道:

    “志才为诸位讲述了取下邳城的难点,公达则讲述了取下邳城的后果。”

    “今日将诸位聚集于此,就是要用这十日的时间商讨出一个结果来。”

    “这下邳,是取呢还是不取。”

    “诸公也都是曹某信得过的人,大可直言无妨,不必避讳,各抒己见便是。”

    诚然……

    下邳城尽管沆瀣一气,背水一战,哪怕是陶谦父子做好了万全的守城准备。

    但曹操手上现在毕竟有十万精甲,又是一支胜利之师,士气正旺。

    等攻城的器械重新打造好,下邳城也很能抵挡的住曹军的攻势。

    现在真正的问题是,取下下邳之后,便要与淮南接壤。

    直接触碰到了袁术的核心利益。

    袁术一直将下邳、广陵一带视为自己的后花园。

    所谓卧榻之处岂容他人鼾睡,袁术本人又是出了名的冢中枯骨。

    以他的性子,会坐看曹操将徐州全部吞并吗?

    曹操实力这两年的增长的确很快,但目今天下最强的两股势力,仍然是袁绍袁术这两个袁氏兄弟。

    “没想到我大军好不容易杀到下邳城下,竟还会有这样一层顾虑。”

    曹仁急得直挠头,对曹操拱手道:

    “主公,末将也只是一武夫,无非替主公在这样的战略上做出合理判断。”

    “还是请主公自行拿定主意吧,不管决定如何,末将都一定赴汤蹈火,在所不辞!”

    众将一愣,心想好你个曹子孝这时候表起忠心来了?

    你就这么想进步?

    那咱们也必须跟着一起进步啊!

    于是,众将齐齐拱手出列:

    “我等皆愿听候主公调遣!”

    “赴汤蹈火,在所不辞!”

    曹操抚须大声笑道:

    “好好好,诸公忠心可嘉,吾心甚慰,吾心甚慰。”

    有了这样一批敢打敢拼,忠勇可靠的将士,曹操自然安心许多。

    但真正的大方略还得靠他的谋士。

    “若是单从利益上分析,似乎不打下邳的好处要多些。”

    荀攸率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,他认为不打要好些。

    但却又没有把话说绝。

    因为他内心非常清楚,只要是个熟读兵书的人,都能看出留下下邳当肉盾,绝对利大于弊。

    可曹操这么聪明果决的人,竟会在这件事上拿不定主意。

    说明他心中肯定还忧虑着另外一件事。

    “主公,可是除了袁术、陶谦之外,还担心着另一个?”

    戏志才也看出了曹操心中的忧虑,主动开口问道。

    曹操望一眼戏志才,

第四十七章 刘备敢领徐州,就将他碎尸万段(1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